入门指南
没有天然普惠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基础设施通常令所有人受益,因此往往被认为天然带有普惠性质。但参考上图可见,即使是一座可供所有人娱乐的球场,也会因为忽视了群体之间的差异,无法做到普惠。至少要达到上图所示的“公平”的程度,项目才会被认为具有普惠性。
这份入门指南是对网站部分内容的浓缩,包括普惠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普惠性如何贯穿项目整个周期、针对不同议题的指南和实践案例。指南涉及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在本网站找到原始文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行进一步了解。指南内容将持续更新完善,我们希望能打造一份“活”的指南,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与需求。
关于普惠性基础设施的核心观点如下:
普惠性应该贯穿项目整个周期,从规划设计到报废拆除
在规划阶段就考虑普惠性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避免后期改造成本过高,同时能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普惠性应当上升到项目战略层面,确定整体目标,并制定《普惠性行动方案》
项目应指派有相关经验的专人,或外聘专家与项目所影响的弱势群体保持长期沟通,了解其主要诉求,并将沟通过程贯穿项目整个周期。
项目招标过程应纳入普惠性考量,并对投标人提出具体要求。
普惠性的社会经济层面的必要性:
亚洲开发银行2015年的报告指出,促进性别平等可以在一代人时间里将亚洲人均平均收入提升30%。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8年的研究认为,提升亚太地区性别平等到2025年可将GDP提高12%。
普惠性的社会考量
1991年孟加拉国发生飓风灾害,当地飓风避难所没有考虑女性对安全和隐私的需求,导致大量女性没有使用避难所,造成的后果是女性死亡数量约为男性的5倍

项目不同阶段的普惠性行动方案:
1.项目规划设计

1.1  指定专人或者聘请第三方专家,组织团队负责项目全周期与普惠性相关的调研分析、方案制定、实施与监测等所有事务。
1.2 通过查阅文献、案头研究的方式搜集已有的相关定性及定量数据和信息,以及所在国家过往项目的相关报告。信息来源包括政府网站、开发金融机构、联合国数据库、高校、智库和非政府组织。
1.3 利益相关方识别:所有可能从项目受益/受损的机构和个人,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例如老挝NGO名册等信息)、社区等利益相关方。
实地搜集并分析与普惠性相关的基线数据。数据收集应尽可能纳入包含不同群体的信息(年龄、性别、残障、低收入等),搜集的方式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制订。信息搜集团队成员应多元化,尤其是涉及访谈、焦点小组等需要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例如在某些国家,女性可能不愿面对男性访谈者。(参考案例:JICA达卡公交性别案例肯尼亚最后一公里接入电网项目
1.4 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了确保就业的普惠性,需要提前对当地劳动力市场进行评估,识别影响弱势群体雇佣的因素(例如女性熟练工人不足),制定一个可行就业比例。(案例:美国银行体育场对劳动力情况进行差距评估(gap analysis)
1.5 团队使用针对不同领域的分析框架(例如性别分析框架),识别普惠性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普惠性目标和行动方案、相应预算和成本效益分析。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独立成篇,也可以纳入到项目的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以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出行调查为例,该调查显示女性使用公交主要出于经济和家庭事务,出行模式以短途连续出行为主,通常较晚开始,经常与儿童一起出行。当地快速公交项目据此对设计和运营做出了调整)。
2. 项目预算与融资

针对项目实现普惠性目标所需要的预算,确定融资模式和合作方。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类似世界银行和亚投行这样的多边开发银行都对其资助和贷款项目的普惠性有较高要求(案例:亚开行柬埔寨乡村道路升级项目),并且在融资和技术方面有长期经验,可以成为项目潜在合作方,提升项目普惠性。

3. 项目实施与运营阶段
将上诉普惠性方案纳入项目招标文件,审核投标方相应的资质和经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弱势群体代表纳入招标评审的环节(美国银行体育场项目成立了一个10人组成的平等审核专家组,对投标单位普惠性相关经验进行审核)

选择承包商考虑的普惠性因素包括:
资质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雇佣弱势群体较多的企业作为承包商或者供应商;
取消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投标门槛(例如成立年限);
尽可能雇佣项目所在社区的劳工;
规定承包商/供应商雇佣女性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最低比例;针对弱势群体进行施工和运营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就业率 (参考案例:哈萨克斯坦公交公司聘用女性司机案例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经济普惠政策);
4. 监测与评估
4.1 针对普惠性应设计可测量的评估指标,在项目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对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或非定期监测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款项支付挂钩。
4.2 在项目实施完成或者运营一定时间之后,对项目普惠性进行整体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并纳入公司相关政策和项目管理流程,以服务于未来项目(伦敦2012年奥运会及残奥会普惠设计总结报告)。